春节的习俗,春节吃年夜饭的习俗
人们在除夕夜吃的丰盛的晚餐,俗话叫做“年夜饭”,又叫做“团年饭”“合家欢”“分岁酒”“守岁酒”“辞岁酒”。辞岁之风自晋朝以来就很盛行,当夜不管多忙,相隔多远,家人总要想尽办法团聚在一起,儿孙绕膝,灯红酒绿,共话团圆。晚饭过后,家人便坐在一起守岁。
但每年吃年夜饭的时候,家家户户都要把大门关起来,更不能大声说话,严禁敲击碗筷。吃完年夜饭后,要马上将桌子上的碗筷收拾干净,然后才能打开大门。这一规矩美其名日“闭门生财,开门大吉”。
从前,农业生产到了腊月便进入农闲时期,荣成百姓也从这天起吃两顿饭,晚饭叫“两顿夜饭”,时间在下午3点半到4点。年三十的晚饭,便叫年夜饭。荣成年夜饭很讲究,酒菜丰盛。富庶人家质量好些,贫苦人家质量差些,但都要满盘子满碗,数量以双数为吉利,而且各有名称:四个菜叫“四季发财”,六个菜叫“六六大顺”,八个菜叫“四平八稳”,反正都是吉利词儿。年夜饭有个规矩,一律不招待客人,也不邀请客人,吃饭时邻舍间也不串门,只有一家人坐在热炕头上,吃团圆饭,喝团圆酒。主食是大米干饭,没煮熟之前,舀出部分留待发纸用,然后煮熟自食。凡是年饭,包括早晨的包子、晚上的干米、初一的饺子都要多做,全家人吃饱吃好还有剩余。剩饭一定要存放在粮囤里,盖上红色包袱,寓意“年年顿顿有富余”。
吃完年夜饭,主妇们忙着包发纸的饺子;男主人便领着孩子,端着香纸供品盘子,扛着木锨,提着灰篓子,到场院祭场。祭场时,先焚香纸再酹酒叩拜。拜毕,男主人用木锨铲草木灰,在场院上撒上圆圈,圈内十字交叉,在十字中心点上放上撮粮食,谓之“打粮囤”。圆圈旁边用灰撒成梯状,谓之粮梯,意思是粮囤太满太高,只有踏着梯子才够得着。粮囤打好后,再焚烧纸燃放鞭炮,磕头叩拜。祭场回来,又在自家门前撒一粮囤,放上五谷,预示来年五谷丰登。然后走进街门顺手将早已准备的桃木棍横挡在门槛前,叫“挡门棍”,寓意挡住财宝,防止外流,同时又能阻挡厄运进门。放下香纸盘子、木锨、灰篓。男主人便将一种纸制的几何形、长条刻纸品插在自己的屋檐下,荣成土话叫“吊贯”。挂上“吊贯”,等于宣布过年正式开始。因为挂上“吊贯”后,除寝膳事务外,禁止一切劳务活动,并有诸多禁忌,如不耕不织、不浆不洗(指衣服)、不缝不补、不罗(雀)不捕(鱼)、不推(磨)不捣(碓)、不搂(草)不挑(水)、不锄(草)不扫、不泼(水)不掏(灰),还禁说不吉利的话。